双规是什么意思

双规是指要求有关人员在规定的时间和地点,就案件所涉及的问题作出说明。简单来说,双规是指党纪律检查机关和政府行政监察机关采取的一种特殊调查手段,对党员干部实行纪律检查的一种方式,责令被调查者在规定的时间和地点接受调查,要求有关人员在规定的时间、地点就案件所涉及的问题作出说明。
双规定义与出处
在党的纪律体系中,“双规”是指要求涉嫌违纪的党员在指定的时间和地点就其可能涉及的问题作出说明或交代。这项措施主要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简称中纪委)及其下属各级纪委执行。根据《党纪律检查机关案件检查工作条例》第28条的规定,纪检机关有权要求有关人员在规定的时间、地点就案件所涉及的问题作出说明。
这一措施是中国共产党在进行纪律检查方面的一种重要手段,旨在通过党内调查和限制人身自由的方式,防止被调查人拖延时间、逃避调查,甚至串供、外逃。
实施过程
1、初步核查:当有线索表明某党员可能存在严重违纪行为时,纪检监察机关会首先进行初步核查。
2、立案审查:如果初步核查发现有足够的证据支持进一步调查,则会对此案正式立案,并决定是否采取“双规”措施。
3、执行“双规”:一旦决定使用“双规”,涉案人员将在规定的时间内被带到规定的地点接受询问。在此期间,他们需要配合调查,如实回答问题。
4、后续处理:根据调查结果,可能会做出不同的处理决定,如党内警告、严重警告、撤销党内职务、留党察看直至开除党籍等处分;若涉及违法犯罪行为,则将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适用范围
实施机关:根据中纪委作出的相关政策解释,有权使用“双规”的机关只能是县级以上纪检部门。这意味着,双规措施的实施具有严格的法定性和权威性。
适用对象:双规措施主要适用于违纪且需要立案查处的党员干部。这意味着,只有在对党员干部进行党内调查时,才能采取双规措施。同时,被采取双规措施的党员干部必须已经立案,以确保调查的合法性和严肃性。
实施方式:被双规的官员通常被从家或办公室带走,或在参加会议时被限制人身自由。虽然规定了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调查,但并没有明确具体的时间限制。通常,规定的地点是宾馆等地,以确保被调查对象在调查期间能够与外界隔离,避免干扰和影响调查的进行。
目标与作用
“双规”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强有力的内部监督机制维护党的纪律纯洁性和权威性,防止腐败现象侵蚀党的肌体。它作为一种特殊手段,在打击腐败、净化政治生态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双规”也有助于快速获取关键证据,提高办案效率,减少外界干扰,保护涉案人员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严正申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本站原创内容,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近日有不法分子严重侵犯本站权益,已走法律程序!